近日,富達基金聯合中信銀行和華夏基金發布了《中國居民養老財富管理發展報告》。該報告主要研究了居民養老規劃和投資況,分析了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后的變化趨勢和行為偏好,旨在通過觀察中國居民養老財富管理的行為特征,剖析居民養老痛點,探索商業實踐路徑,為個人養老金融業務的發展提供實踐參考。

報告顯示,第三支柱養老金啟一年來,中國居民對于個人養老金制度和養老財富規劃的認識有所提升。近七訪者表示對個人養老金制度有所了解,已經有養老財富規劃的人群占比相較于去年也上升了5個百分點。然而,真正開始實施養老儲備計劃的訪者不到三,養老投資行為偏保守、投資短期化等傾向也仍然阻礙著國人的個人養老儲備進程。

調研覆蓋了超過12,000名有效樣本,通過線上平臺和線下面訪的方式開展。調研得到了中信金控的戰略指導,以及來自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信保誠人壽、中信保誠基金等機構的學支持。

報告還指出,超過半數的訪者表示僅靠個人退休金無法滿足養老需求,表明更多居民開始意識到個人必須為養老做好充分準備。對于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認知程度,有養老規劃且已實施的訪者對其了解程度最高,85%的訪者表示對該制度并不陌生。在有規劃未實施的群中,有超過半數的訪者表示了解制度的部分容,并愿意進一步了解。調查顯示,38%的訪者表示非常愿意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53%于考慮和觀狀態。年輕群的參與熱較高,達到40%,表明年輕一代有為推養老金制度發展的積極力量。

然而,養老儲備行力不足為了較為突出的挑戰。僅有28%的訪者表示已經開始實施養老儲備,年輕一代“有規劃、暫未實施”的占比最高,達到41%。這顯示出對個人養老儲備的認識還不充分。

在養老投資方面,訪者的風險認知和風險承能力有所提高,但大部分訪者的風險接度仍然較低。超過六訪者不能承任何虧損或僅能接10%以的階段虧損。在投資期限方面,由于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養老投資質的認識尚待加深,選擇隨存隨取和投資期限在一年以的金融產品的訪者比例增加,預期產品持有期超過10年的訪者僅占12%。這也顯示出“養老金如何提取”是投資者教育和產品布局的薄弱環節之一。

富達基金在國、歐洲、日本等海外市場的觀察、調研和分析顯示,以全生命周期的視角開展養老規劃,據不同人生階段的特點進行養老資產配置,是投資者進行養老儲備的有效方式。據不同階段的財務狀況,養老資產配置需求主要分為資本長期、資本保值期和資本支付期。資本長期以養老財富積累為主要任務,持續20-25年;資本保值期在退休前10年左右,以保護養老財產不出現太大虧損為投資目標;資本支付期為退休后,需要匹配現金流支出的安排,以保障良好的養老

總之,報告揭示了養老金制度發展的挑戰和潛力。雖然居民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認知有所提升,但行力不足和對風險的擔憂仍然阻礙了養老儲備的進程。年輕一代的參與意愿較高,為養老金制度的發展提供了積極的力。在資產配置方面,以全生命周期的視角進行養老規劃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對于投資者來說,加強教育和產品布局,提高風險接度和投資期限的認識,將有助于推養老金制度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