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市場上市公司退市的數量正在顯著增加,因此投資者在抄底ST時需謹慎。據通達信數據顯示,目前已有227家上市公司及退市預警線。據2022年1月份修訂的《上海證券易所票上市規則》和《深圳證券易所票上市規則》,強制退市主要分為易類強制退市、財務類強制退市、規范類強制退市和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四大類。

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家公司公告了終止上市的相關風險。例如,宜華健康在22日當天公告中警示退市風險,若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將及上述規定的形,公司票或被深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濟堂今年集披11次票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公司自2021年10月收到《行政罰及市場事先告知書》,公司2017年至2020年連續四年凈利潤為負,實際可能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形。*ST拉夏2020年末經審計凈資產為負數,公司票被上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若公司2021年末經審計的凈資產仍為負數,公司A票可能將被終止上市。此外,*ST易見、*ST華訊、*ST長 、*ST中新、*ST明科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多次披票終止上市風險提示公告,這些公司票均及多種退市形,退市風險較大。

從財務類指標紅線來看,*ST東電、*ST長、*ST中新2021年凈利潤虧損,且營業收低于1億元。同時,*ST東電、*ST長、*ST中新2021年期末凈資產為負值。*ST長和*ST中新被出非標意見。及規范類退市風險和重大違法類退市風險兩條紅線的企業較多,有超過百家。一旦上市企業面臨退市風險,價往往會大幅下跌。例如,*ST易見的價在兩年時間跌了近90%。

退市機制常態化已經為一種大趨勢。2021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的意見》。該意見要求推進退市制度改革,強化退市監管,嚴格執行強制退市制度,研究完善已退市公司的監管和風險置制度,健全上市公司優勝劣汰的良循環機制。據海通證券研報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退市數量分別為10、16、20家,同比增速分別為100%、60%、25%。這三年的退市公司數量已經占到了A全部退市數量的31%。近年來,我國監管層對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因財務造假而退市的公司數量也在逐步增加,2019年至2021年A因財務造假而退市的公司分別有5、9、10家,呈逐步增加的趨勢。

盡管A市場退市風險上升,但參考市場的況,退市已經為常態。據統計,1990年至2000年間,紐所和納斯達克兩市共有近6500家IPO公司,其中僅剩1180家公司至今仍在存續,近5300家公司已經退市,整退市率達到82%。在退市的公司中,有25.7%是因為財務問題、市場流差、破產清算等況被易所強制退市。相比之下,港所的退市制度相對寬松,不是從經營業績的角度來評定。目前A市場的退市形可分為四類,包括上市公司存在重大違規行為、財務指標未達標、價持續低于1元、年報出現重大異常等。

可以預見,A退市正在逐步走向常態化。過去A退市制度不健全,退市指標設置不合理,退市流程漫長且低效,導致一些本應退市的公司無法有效出清,這些公司逐漸被邊緣化,占用了寶貴的市場資源。近年來,A退市逐漸常態化,對財務造假等行為實行“零容忍”,因財務造假而退市的公司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面對A退市風險上升的局面,投資者紛紛表示擔憂和失。有投資者表示已經虧損了40多萬,也有人表示再也不會購買ST票了。一些投資者意識到,退市后的接班人可能會經歷大幅下跌,變得毫無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