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國公布的通脹數據顯示,加息的可能可能已經結束。盡管事還不確定,但至利率有所下降,這導致大幅上漲。納斯達克指數創下新高。亞太市也紛紛上漲,不同之只在于漲幅是1%、2%還是3%。唯獨A市場一如既往地高開低走,沒有太大波。之前有人堅信,影響A價的不是中國利率、人民幣匯率或中關系,看空理由非常充分。然而,現在這些況都發生了反轉或改善,但A市場依然沒有起。這些人也保持沉默,不再發表言論。另外,也不要再提中國經濟問題了。中國經濟數據可能不太好,但絕對不至于那麼糟糕,關鍵是估值依然低廉。至外國投資者真的認為A沒有什麼問題,應該是會上漲的。昨晚在新加坡易的A50指數迅速上漲了2個點。然而,今天A市場開盤后卻遭襲,A50指數出現了下跌。在香港易所,恒生科技指數今天漲了超過4個點。但是,據資金流況來看,南下地資金撤離了近100億,因此實際上港市場完全依賴外資支撐。外資表示:“我終于回來了!”而資則表示:“再見了!”誰是腳蝦,誰在搗,現在已經非常清楚了。當然,并不是要指責誰,現在A市場的緒和資金狀況都變得離譜。從11月開始,已經過去了半個月,全國票基金(包括ETF)的發行量竟然不到1億份。全國混合型基金(包括偏和偏債)的發行量甚至不到0.5億份。要知道,在2020年至2021年的牛市期間,每個月的發行量都超過千億,即使到2023年,每個月也有幾十億的發行量。從2022年到現在,市場緒從樂觀轉變為僥幸,再到悲觀,最后變極度悲觀。現在甚至連“緒”這個詞都不再存在了。有朋友問,上次資金面如此低迷是什麼時候呢?嗯,上次還是沒有市的時候。看到這里,今天還有必要對A市場、港市場進行分析嗎?我覺得沒有了。緒這種事,有什麼好分析的呢?當人無理取鬧的時候,也是最不該與講道理的時候。男同胞們,懂的都懂。說到人,我突然想起1974年11月菲特接福布斯采訪時說的一句話(當時伯克希爾價腰斬):“我覺得我就像一個非常好的小伙子來到了兒國,投資的時候到了。”各位八戒,記住了嗎?

再簡單說一下。在這波反彈之前,我曾經寫過分析。結論是的估值已經有所消化,但仍然是合理偏高的。只有在債利率確定下降的況下,機會才會顯現。對于空倉者來說,可以量買,而對于已經持有的投資者,建議保持不。沒想到,這樣的分析為了現實,國國債利率下降,納斯達克指數迅速上漲。(有時候不得不嘆,就是高效,不會編織各種故事。利率下降,利潤正常,該漲就漲。)納斯達克指數已經反彈了10%,我認為可以繼續持有,但不要盲目追漲了。一方面,公司的利潤并不是很好。與2021年相比(不考慮2022年下降的況),今年的財報顯示,除了英偉達是S級別之外,微和亞馬遜都可以算作A級別,其他如蘋果和谷歌都是B級別。所謂的B級別,意味著收或利潤增長相對平緩,年均增速在5%左右,甚至更低。還有一些周期影響的公司,例如阿斯麥和特斯拉,它們的利潤都到了很大的拖累。簡言之,只有數真正益于人工智能的公司的業績才有明顯提升。其他公司的業績只是隨著通脹(歐消費者價格指數在過去兩年超過5%)的增長而增長,并沒有實質的提升。另一方面,公司的估值并不算高。納斯達克指數中的龍頭公司,如英偉達,市盈率超過100倍,到年底可能會降至70倍。其他公司基本上在30倍市盈率左右。這樣的估值并不算是泡沫或者崩盤,持有這些票的力并不大。但與中概相比,它們的估值要高得多。大多數中概的市盈率都低于30倍。平均下來可能是10倍到20倍左右。很多公司的市盈率扣除現金后實際只有5倍(如唯品會)或者10倍(如阿里、騰訊音樂)。即使沒有增長,5倍和10倍也是合理的。至于為什麼中概沒有上漲?不用說其他的了,如果今天資沒有撤離100億,恒生科技的漲幅不止4個點,至會達到6到8個點。綜合來看,繼續持有是可以的,風險不大,但沒有必要追漲。嗯,今天就這樣,格指報2.28。隨著A市場進垃圾時間,閱讀量明顯下。如果可能的話,希大家多點贊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