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日前推出了特別的分紅方案,計劃向全東派發每19.106元的現金紅利,總額達到240億元。從理論上來說,高分紅的企業應該到投資者的追捧,但在A市場中,現金分紅的公司卻不歡迎,即使是高分紅的“現金牛”票,價表現也不太出。這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盡管管理層也在鼓勵有條件的上市公司堅持現金分紅,但由于市場對這些“現金牛”不興趣,公司缺乏明顯的分紅積極。二級市場不喜歡現金分紅的企業,主要是因為現金分紅需要進行除權除息,分紅后,二級市場投資者的賬戶不會增加任何資金,就好像他們被分得一份孤獨。不知道A市場規定現金分紅要進行除權除息的初衷是什麼,按照最權威的說法,是因為公司現金分紅后,企業的凈資產也減了,所以價也要進行除權。但這個說法實際上是有些牽強的,因為企業分紅的是當期利潤或滾存利潤,一般是當期利潤,公司的凈資產完全可以按照分紅后的利潤增加額進行計算。比如,一家公司季初的凈資產為100元,賺了10元,分紅1元,那麼季末結算的凈資產就是109元。當然,也有一種況,就是每個季度的利潤可能先進凈資產,到了年度分紅時,必須使用滾存利潤進行現金分紅,這就會減已經計凈資產的金額。但是,在這種況下,假設公司的價和凈資產是等額的,也就是市凈率為1倍的上市公司如果使用滾存利潤進行分紅,可能會導致凈資產貶值,一般況下,公司的價和凈資產并沒有太大關系。最關鍵的是,上市公司的價是據供求關系波的,基本上不會據凈資產定價,更不會是絕對的等額關系。因此,要說現金分紅會減凈資產從而導致價除權除息,顯然有些牽強。那麼,為什麼這樣的規定一直在A市場上運作呢?可能一個主要原因是,現金分紅的主要益者是大東,而A市場的大東獲得的份絕大多數并不是通過二級市場獲得的,或者說并不是私人投資者,他們對這些份對應市值的關注度并不高,他們對于分紅的態度只是據利潤與分紅比例來衡量的。最典型的就是A市場上那些超級“現金牛”銀行,大中型銀行特別是國有銀行的年均現金分紅率基本上都在30%左右,也就是當年凈利潤的30%用于分紅,至于剩下的多滾存利潤變凈資產,或者自己持有份的總市值是否發生變化,都不是重點,因為這些市值只是紙面市值,不可能隨時變現。所以,即使這些銀行只有0.3-0.5倍的市凈率也是很正常的,畢竟那些凈資產和市值只是紙面數字,誰會在乎呢?不過話又說回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年化現金分紅率接近或超過7%的銀行比比皆是,但是二級市場的價一直不漲,這也非常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