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一篇發文中指出,通過對我國市值前10%的上市公司(約500多家)與國標普500的500家公司進行比較,發現我國市值前10%的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為12.4倍(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而國標普500的平均市盈率為23倍。表面上看,我國市值前10%的公司估值水平比國低一半,但如果比較市盈率中位數,我們的中位數為23倍,而國標普500的中位數為20倍。這意味著我國大部分票的市盈率可能被平均了。

如果我們將A市值前10%的公司中的銀行剔除,整法的平均市盈率將達到18.5倍。相應地,如果將標普500中的Big7(如蘋果、特斯拉、微、亞馬遜、META、Alphabet、英偉達)剔除,那麼標普500的平均市盈率僅為15倍,比A低了20%左右。可見,盡管近年來漲幅不小,但估值水平并不算高,主要原因在于上市公司的質量相對較好。

這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示:A指數的長期走勢是否與龍頭不佳有關?那麼,目前的A巨型企業能否通過國企改革、并購重組等方式重新煥發活力,從而提高估值水平呢?如果A市場也能涌現出一批類似于Big7的巨型企業,或者大市值企業能夠煥發新生,那麼市何愁不上漲呢?

以上觀點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