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銀行理財市場總結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6.80萬億元,全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3.11萬只,募集資金57.08萬億元,理財產品投資者數量增至1.14億個,為投資者創造收益6981億元。業專家表示,展2024年全年,隨著我國金融市場趨于穩定、投資者風險偏好改變以及銀行和理財公司能力提升,2024年銀行理財市場有走出前兩年的低谷,呈現以進促穩、穩中求進的態勢。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6.80萬億。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3年)》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國共有258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共存續產品3.98萬只,較年初增加14.86%;存續規模26.80萬億元。分機構類型來看,截至2023年末,理財公司存續產品數量和金額均最多,存續產品只數1.94萬只,存續規模22.47萬億元,較年初上升1.01%,占全市場的比例達到83.85%。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已連續兩年減。截至2021年末、2022年末,銀行理財市場規模分別達到29萬億元、27.65萬億元。銀行和理財公司采取多方面措施來因應市場變化。例如,部分理財公司調整資產配置策略,推出更多采用攤余本法估值的理財產品,平市場波對理財產品凈值的沖擊。部分理財公司通過自購,將公司自利益與投資者利益進行更的捆綁。多數理財公司紛紛下調理財產品固定管理費、銷售服務費,甚至還有理財公司將相關費用降至為零。在董希淼看來,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投資者信心和市場預期。“隨著理財凈值的持續修復以及銀行和理財公司不斷加強與投資者的通,銀行理財規模在波折中有所回升。”值得關注的是,截至目前,已有農銀理財、興銀理財、寧銀理財等多家理財公司公布了2023年績單。據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工銀理財年末時點規模超1.6萬億元;農銀理財產品規模峰值突破1.8萬億元;在產品規模方面,興銀理財守穩2.2萬億元大關,規模新增超千億元;浦銀理財產品規模(含委托管理)突破1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實現超10%的增幅;寧銀理財管理規模超4000億元,2023年全年發行產品超700只,理財銷量超8000億元。在產品收益方面,農銀理財立以來累計為客戶創造收益超過2500億元,服務客戶數突破3800萬戶;興銀理財開業以來累計服務客戶數超2400萬戶,為客戶創造收益超2600億元;寧銀理財累計服務客戶超過300萬,創造收益近110億元;廣銀理財立以來通過各渠道為超過110萬投資者提供理財服務,創造收益超80億元。展2024年,董希淼分析稱,隨著我國金融市場趨于穩定、投資者風險偏好改變以及銀行和理財公司能力提升,2024年銀行理財市場有走出前兩年的低谷,呈現以進促穩、穩中求進的態勢。從理財規模看,理財產品存續余額有從2023年的近27萬億元左右增長至29萬億元;從投資者數量看,理財投資者有在突破1億之后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理財公司深挖銷售渠道,不斷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銷渠道,母行代銷金額占比持續下降。報告顯示,已開業的31家理財公司中,3家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僅由母行代銷,28家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除母行代銷外,還打通了其他銀行的代銷渠道。此外,17家理財公司開展了直銷業務,全年累計直銷金額0.26萬億元。理財公司合作代銷機構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23年末,全市場有491家機構代銷了理財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較年初增加163家。在代銷業務方面,興銀理財完大型國有銀行和份制銀行銷售渠道全覆蓋,代銷合作機構超430家;蘇銀理財2023年全年新增42家代銷機構合作;2023年寧銀理財代銷合作機構新增20家,代銷規模增長約100%;浦銀理財已與22家同業銀行達代銷合作,代銷產品共377款,代銷規模更創下8個月增長2200億的記錄。直銷業務方面,廣銀理財建立了線下直銷柜臺,主要面向機構客戶,提供便捷服務;寧銀理財先后完直銷柜臺和直銷APP上線。理財公司需要更廣泛拓展銷售渠道,近年來數字信息技發展,也為理財公司建立直銷渠道提供有力支持。“理財公司開展直銷,拓展代銷銀行等有助于更好地開展產品營銷服務客戶。”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長期以來消費者對銀行理財投資購買形的消費習慣難以快速改變,這意味著理財公司自建銷售渠道的同時,短期對母行在產品銷售方面仍有較大依賴。2023年末,浙銀理財獲批籌建,是自2018年12月以來設立的第32家理財公司。隨著后續浙銀理財設立,6家國有大行及12家全國份行旗下的理財子公司均將“配齊”。董希淼表示,中小銀行應從自發展定位和專業能力出發,理申設理財公司。對大多數中小銀行而言,立理財公司難度較大,應抓住理財產品銷售暫未對第三方開放的時間窗口,建設和完善代銷系統,培養專業的產品經理和理財顧問,大力發展理財產品及其他金融產品代銷業務,將自打造為“金融產品超市”,努力搶占財富管理大市場的先機。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