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扣除稅費和社保后的凈收)20強排名出爐,以下是詳細名單。

在這份排名中,上海和北京依然穩坐排行榜的前兩名,人均可支配收均達到了89,000元,接近9萬人民幣的水平,顯示出極高的經濟實力。需要明確的是,這里的人均可支配收指的是稅后收,這意味著北京和上海市民在支付完各項稅費后,仍然擁有相當可觀的收。這樣的收水平為他們的消費潛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表明這兩個城市的消費市場和商業環境有巨大的潛力。

蘇州排在第三位,其人均可支配收之高,竟能超越省會南京和鄰近的杭州,甚至超過了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這確實出乎意料。蘇州的人均可支配收接近83,000元,遠超第四名的杭州,地位穩固不容忽視。隨蘇州之后的是杭州,位列全國第四。杭州在榜單上甚至超過了廣州和南京,這進一步彰顯了其經濟實力的強大。從杭州到南京的這五座城市,在人均可支配收上的差距相當微小,兩兩之間的差距僅有幾百元,競爭激烈可見一斑。

在這一系列城市中,紹興的表現尤為搶眼,功超越了浙江省的老二寧波,躍升為浙江第二富裕的城市。隨南京之后的是溫州,這座浙江著名的城市雖然近年來稍顯后勁不足,但依然穩居全國前十的行列,甚至力了深圳。而深圳此次的排名則令人頗意外。作為全國最強的副省級城市,深圳之前一直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明星城市的地位領先于廣州、蘇州、杭州等城市。

然而,此次排名卻落在了溫州之后,這或許反映出深圳在貧富差距上的挑戰。盡管深圳擁有眾多明星企業和頂級富豪,但同時也存在大量低端制造業從業者,這些從業者的收相對較低,可能對整的人均可支配收產生了一定影響。深圳、無錫、舟山、嘉興這四個城市在人均可支配收上幾乎于同一水平,它們之間的差距微乎其微,僅有兩三百元的差距。

在嘉興之后,湖州、金華和臺州這三個城市均來自浙江。值得注意的是,直到第17名才出現了福建的廈門,這是唯一一個來自江蘇、浙江、廣東三省之外的城市,這一現象凸顯了富裕地區在地理分布上的集中度。最后三位的常州、東莞和佛山,同樣是全國聞名的經濟重鎮,雖然在這個人均可支配收的榜單上排名靠后,但它們的經濟實力依然不容小覷。

審視整個榜單,中國最富裕地區的分布清晰可見。北京和上海為龍頭,穩坐前兩位,各項指標均名列前茅。隨其后的是浙江省,共有9個城市躋前20名,這一數字相當驚人,幾乎占據了榜單的半壁江山。浙江確實是中國第一富裕的省份,盡管在經濟總量、人口總量和土地面積上不如廣東和江蘇,但在人均富裕程度上卻遙遙領先。

GDP總量排名前兩位的廣東省和江蘇省,在人均富裕程度上江蘇反而略勝一籌。盡管兩省各有四個城市躋榜單,但江蘇上榜城市的排名普遍高于廣東。江蘇的領頭羊蘇州穩坐第三位,而廣東的領頭羊廣州則位列第五。江蘇的第二名南京更是躍居第八位,超越了廣東的第二名深圳,后者位列第十。同樣,江蘇的第三名無錫排名第11,也超過了廣東的第三名東莞,后者排名第19。最后,江蘇的第四名常州位列第18,同樣過了廣東的第四名佛山,后者位列第20。

江蘇在人均富裕程度上的表現全面超越了廣東。廣東的優勢在于擁有兩個超級一線城市,但在其他城市的發展布局上顯得相對不足。而江蘇則呈現出整強勁的態勢,不僅擁有像蘇州這樣的超強地級市,還有像南京這樣底蘊深厚的一線省會。同時,江蘇其他各市的排名也相當可觀。雖然與浙江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但江蘇無疑是中國各省中富裕程度排名第二的佼佼者。

綜合考慮,江浙滬地區無疑是目前中國最富裕的區域,三地聯手占據了排行榜的七。除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外,僅有福建的廈門一個城市躋榜單,這凸顯了全國各地在富裕程度上的巨大差異。值得注意的是,GDP排名第三的山東省在人均富裕程度方面表現并不理想,竟無一城市上榜。盡管山東在經濟總量上超過了浙江,但在富裕程度上與浙江存在明顯差距。相比之下,GDP總量排名第八的福建卻有一個城市功上榜,那就是廈門。

盡管廈門在全國范圍有盛名,但與江浙滬地區的城市相比,其富裕程度仍有一定差距,僅位列第17名。確實,其他省份在追求富裕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令人驚訝的是,四川的都和重慶,這兩座在GDP總量上表現出的城市,此次并未出現在榜單上。

從這個榜單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江浙滬地區確實是中國最富裕、最發達的地方。這一結論與我們公眾號長期以來的觀點不謀而合,再次印證了這一區域的獨特經濟魅力和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