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TOP100房地產企業的拿地總額為10855億元,同比下降6.6%。與上個月相比,降幅收窄了3.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呈現收窄趨勢。TOP100房企的門檻值為3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7億元。TOP100企業招拍掛權益拿地總額占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的比例為52.3%。

在這TOP100企業中,1-11月份拿地金額排名TOP5的房企分別是中海地產、保利發展、建發房產、華潤置地和綠城中國。他們的拿地總金額分別為920億元、813億元、714億元、672億元和539億元;拿地面積分別為328萬平米、546萬平米、468萬平米、413萬平米和253萬平米;每平米拿地均價分別為28049元/平米、14890元/平米、15256元/平米、16271元/平米和21304元/平米。很明顯,前11個月拿地累計金額排名TOP5的房企全部是央國企,其中中海地產在拿地累計金額及拿地均價方面居首。

而言,2023年1-11月,TOP100企業的拿地總額同比下降6.6%,降幅連續兩個月收窄。拿地規模10855億元,門檻值為32億元。TOP100企業的招拍掛權益拿地總額占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的比例為52.3%。從新增貨值來看,中海地產、保利發展和華潤置地占據了前三名。中海地產以累計新增貨值2292億元位居榜首,保利發展和華潤置地隨其后,累計新增貨值規模分別為1864億元和1834億元。2023年1-11月,TOP10企業的新增貨值總額為13442億元,占TOP100企業的41.7%;而TOP100企業的新增貨值門檻為121億元。

到去年低基數的影響,50家代表企業的拿地總額同比增長了36.9%。2023年11月,50家代表房企的拿地總額同比增長了36.9%,不過由于10月的高基數影響,環比有所下。從企業來看,建發、保利等央國企的拿地規模較大,單月拿地金額超過70億元;而萬科、龍湖、大家、綠城、金地等混合所有制企業和民企也有投資。

目前,許多城市取消了土地限價政策,恢復了“價高者得”的原則。據中指研究院的監測數據顯示,已經有廣州、都、合、濟南、重慶、廈門、長沙、南京、福州、武漢、蘇州、青島、無錫、天津、長春、杭州、沈、鄭州等城市取消了土地限價。房地產市場的供求關系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限制措施正在逐步退出舞臺。取消土地限價有助于穩定房價、穩定預期和穩定市場。

從11月的土地況來看,在去年較低的基數下,22個城市的住宅用地面積和總價同比都有所增長,溢價率略有上漲,但整溢價率仍于較低水平,土地市場相對平穩。在房企投資布局仍然審慎的況下,再加上年末季節因素的影響,優質地塊競拍出高價的概率較小;而自2023年以來,非核心城市或區域的土地拍賣緒低迷,短期土地拍賣規則的調整對市場的帶效果有限。

來看,一些城市的土地市場熱度較高,但其余多數地塊以低價為主。例如,11月2日,合的5宗地塊中,有2宗溢價率超過30%;11月20日,的3宗地塊中,有2宗地溢價率接近20%。11月15日,的7宗地塊中,有1宗溢價率達到30%,1宗溢價率為17%,其余大多數地塊以低價。11月18日,福州的11宗地塊中,有4宗溢價率超過20%,其中41號屏西地塊的溢價率達到41%。11月29日,蘇州的8批次集中供地中,只有園區奧地塊的溢價率達到30%,其他外圍地塊都以低價。除了上述城市外,南京、青島、武漢、重慶、鄭州、廈門、天津等地在11月也進行了土地拍賣,但普遍以底價為主。總來看,優質地塊的土地拍賣熱度在升溫,但仍存在分化,非核心地塊多以低價

核心城市中小型房企的拿地力增大,而資金實力較強的央國企則有更多的拿地機會。目前,大型房企的拿地策略主要以準投資為主,之前在熱點城市,尤其是核心區域的地塊普遍通過搖號競拍,企業之間的獲得概率相等。如果土地價格上限取消,企業憑借資金實力就能獲取更多的土地。對于中小型房企來說,資金面大多數承,拿地力增加;而央國企的資金實力相對較好,對優質地塊的競拍力度可能會增加,拿地金額占比也可能提高。以都為例,2023年11月溢價率超過10%的地塊共有3宗,其中有2宗是由央國企摘得的,前10個月溢價率超過10%的地塊共有41宗,其中超過四是由民企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