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關》雜志發布了2022年中國城市外貿競爭力報告。報告顯示,東部地區在外貿綜合競爭力方面依然占據領先地位,有60座城市圍2022年百強城市榜單,較去年增加了1座。廣東深圳、上海以及江蘇蘇州連續兩年穩居前三位,并且東部城市包攬了前十名,其領先優勢保持穩固。中部地區有26座城市圍,比去年增加了3座,其中排名最高的是湖北武漢,位列第14位,比去年提升了3個位次。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分別有10座和4座城市圍,較去年均減了2座,排名最高的是陜西西安(第20位)和遼寧大連(第42位)。

由于外貿綜合競爭力在地區分布上有較強的歷史積累和路徑依賴,百強城市的“流”相對較低。2022年外貿綜合競爭力百強城市中,有93座城市在去年已經圍百強,僅有7個城市(安徽蚌埠、湖南常德、新疆烏魯木齊等)是“新面孔”,而且它們的排名都在60位之后。

報告使用了四個三級指標來評價城市的水平競爭力。這些指標包括“外貿總值占全國比重”、“外貿依存度”、“外貿企業質量”和“出口發展優勢”。其中,“外貿總值占全國比重”反映了城市進出口規模以及對全國外貿的貢獻程度;“外貿依存度”反映了當地經濟發展對外貿的依賴程度和參與國際分工的程度;“外貿企業質量”由“外貿企業數量”和“外貿500強企業數量”兩個四級指標構,其中“外貿企業數量”現了城市的外貿活力,“外貿500強企業數量”則現了城市的外貿實力,這兩個指標共同決定了城市的外貿企業發展水平;“出口發展優勢”由“出口增速”和“出口增加值”兩個四級指標構,只有同時備“增速快”和“增量大”,才能提升這一指標。

此外,報告還使用了其他三級指標來評價城市的結構競爭力、效益競爭力、創新競爭力和潛力競爭力。這些指標從不同方面全面反映了城市在產品技水平、市場和產品多元化水平、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能力、出口收能力、出口環境效益、出口產品價格水平、自主品牌比重、新興貿易業態規模、創新型企業數量、重大技裝備進口等方面的優勢和短板。

報告指出,外貿潛力不僅與城市所的地理位置、港口和通等資源相關,還與城市開放平臺建設水平切相關。除了區位條件,主、投資和產業也是推和支持城市外貿長期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不僅對當前城市外貿表現產生積極影響,也為未來城市外貿發展提供了力。

據報告的數據,山東青島、濟南、煙臺、濰坊、德州、泰安、臨沂、日照、濟寧、東營、威海、聊城、淄博、棗莊、濱州這15個城市選了2022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這一結果再次表明,東部地區在中國外貿競爭力中占據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