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是直通車關于高考填報志愿的直播連麥中,夏熔熔提到了“二八專業”,這一詞匯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夏熔熔指出,選擇法律、金融等“二八專業”需要慎重考慮,因為這意味著只有20%的人會壟斷這個行業中的大部分機會。對于某個行業是否存在資源分配不平等的現象,非行業從業者很難作出判斷。

以律師行業為例,很多人認為政律劇中的英律師和年薪千萬的律師是普遍存在的,但實際況如何呢?律師行業的資源分配如何?對于其中的普通人來說,應該如何應對?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律師隊伍已經超過67.7萬人,律師事務所數量超過3.9萬家。北京市德君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張子航表示,在他剛行的時候,律師隊伍還不到30萬人,但現在已經翻了一番。作為一名從業五年半的律師,他在初中時就聽說過行業資源分配不平等的況,覺得很不公平。然而,當他真正進律師行業后,發現“二八理論”在這個行業可能并不立。他回憶起2018年看到的一份報表,顯示北京律師年收平均為78萬元,但他自己的收與之相差甚遠。他與當時的同行流后發現,大部分人的收都沒有達到78萬元的平均水平。從數學角度來看,要將平均收拉到78萬元,必然會有一些人的收特別高。

面對行業中的極端分配現象,為什麼從未有人提出要打破“一九理論”?如果給行業收設置上限和下限,是否能使律師行業變得更加公平?對此,張子航認為,個人力量無法打破“一九理論”,甚至整個行業也做不到。他解釋道,如果規定每個律師每個案子的收費不能低于3萬元,這會導致很多客戶放棄請律師,因為價格太高了。律師的收費實際上反映了他們的能力、名氣、地位和經驗等多方面因素,是非常個化的。他建議律師應該選擇一個專業、一條賽道,而不是做全科律師。在一個領域做得好,自然會有客戶來找,即使價格再高,客戶也會認可。

北京大學法學院的大二學生崔晉韜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與其強調“收平均”,不如努力提升自己,樹立自己的名聲,以吸引更多的案源。

儲朝暉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他表示,“二八現象”不僅僅存在于某幾個行業,而是整個社會的普遍現象。在市場環境下,只要涉及到優劣篩選,即服務對象可以選擇的時候,都會存在這種現象。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最優者能夠存在,次優者則會被淘汰。隨著信息技的發展,人們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渠道,他們都希能夠找到更好的選擇。

對于廣大考生來說,在面對所謂的“二八專業”時,儲朝暉提醒他們無需恐慌,關鍵是要找到自己的優勢和潛力所在。

總的來說,無論行業是否存在資源分配不平等的現象,個人都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優勢,并為之付出努力。在面對“二八現象”時,應該正視現實,腳踏實地地學習和工作。同時,社會也需要建立公平、公正、客觀、良的管理和評價機制,以抑制某個行業或領域出現過強的“二八現象”。